劳动者权益

建议每周上班不超过44小时?太荒唐了!

全国两会上,一条看似平常的建议引发舆论风暴——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提出"明确双休制为基准,保障周均工时不超过44小时"。耐人寻味的是,《劳动法》第三十六条早已白纸黑字规定"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"。这场"将法定标准当改革建议"的荒诞剧,恰似一面照妖镜,

劳动法 劳动者权益 荒诞剧 薛定谔的猫 吕国 2025-03-05 18:45  16

全国人大代表白玉晶、吉列子日谈就业和劳动者权益保障——同频共振 为劳动者切实解决急难愁盼

“超7亿的劳动者能安心就业、幸福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,就是人民法院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,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。与此同时,司法为创业、就业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、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,有利于服务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,进而带动就业,实现良性循环。”

就业 人大 劳动者权益 吉列 白玉 2025-03-10 06:21  16

【央视·今日说法】新业态劳动者权益受损,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,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

随着零工经济平台蓬勃发展,直播带货、外卖骑手等群体的劳动保障困境持续引发社会关切。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,推动新就业形态的健康发展,守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在江苏省常熟市,就有两位新业态从业者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维护了自身的权益。

权益 今日说法 检察 劳动者权益 检察机关 2025-03-09 20:57  13

为什么8小时工作制如今这么难?带你了解八小时工作制的今昔之变

8小时工作制,为什么如今这么难执行?今天来说说八小时工作制的来历和如今为什么会这么难?当今社会,八小时工作制却仿佛成为了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。加班、熬夜成为了许多人的工作常态,996、007 等超长工作模式屡见不鲜。我们不禁要问,为什么在现代社会,八小时工作制的

劳动者权益 工作制 八小时工作制 2025-01-17 16:13  17

调整!微博、、小红书、美团已出手

2024年11月24日,国家网信办发布《关于“清朗·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”专项行动的通知》,提出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“信息茧房”、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、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“杀熟”、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

微博 美团 劳动者权益 2025-01-07 02:45  19

加速推进算法治理 平台大有可为

面向社会全面深入地公开抖音的算法基础运作原理、运营机制,全面公开抖音的社区规范、审核标准、审核机制;完善推荐算法,加强内容多样性探索、兴趣探索,进一步完善推荐屏蔽词设置、不感兴趣等功能建设,给予用户更好管理推荐内容的能力;加强算法在谣言治理的应用,将辟谣内容精

算法 社会责任 劳动者权益 2025-01-05 13:21  23

为“骑手过度跑单将被强制下线”点赞 期待算法更向善

近日,有网传通知显示,骑手过度跑单,将被平台强制下线。12月17日,美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,确实有相关举措。已在部分城市试点优化疲劳管理机制。当骑手APP检测到骑手工作时间过长时,起初会提示骑手休息,如果骑手没有理会,最终会强制骑手下线并休息。对于具体强制下线的

算法 劳动者权益 跑单 2024-12-18 16:24  21

好评中国·作品选登:算法不能“算计”公众

11月24日,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文,公布关于开展“清朗·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”专项行动的通知。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“信息茧房”、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、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“杀熟”、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

算法 劳动者权益 刘玉 2024-12-08 10:51  20

算法的无序野蛮生长,该结束了

很多人今天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:手机好像装了眼睛,当人们阅读某篇新闻后,App会不断推送相似的内容;软件也好像有了耳朵,你不经意聊到某个话题、打开某个链接,大量相关信息立刻闻讯而至……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“算法时代”:算法便利了我们的智能生活,也悄然带来了信

算法 劳动者权益 温水煮青蛙 2024-11-30 12:20  16

治理平台算法典型问题,推动科技向善网络清朗

算法“偏好”不能再任性了。据《工人日报》报道,11月24日,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通知,部署开展“清朗·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”专项行动,明确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“信息茧房”、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、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

网络 算法 劳动者权益 2024-11-28 10:24  18

为算法带上“紧箍咒”

现实生活中,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扰:和同伴随便聊了个啥,APP像长了耳朵似的立马就给你“投喂”相关内容;同一时间预订同一趟航班,不同账号显示的机票价格能相差成百上千;一些游戏类内容专挑青少年下手、养生类谣言专挑老年人推送……这些现象背后,其实都是算法在“捣鬼”。

算法 紧箍咒 劳动者权益 2024-11-27 14:41  20

算法“黑箱”,已经被盯上了

有段时间我常常反思,是不是我“村味”太重了,怎么短视频平台老给我推送农村大妈传闲话的视频,要么是儿媳妇吐槽婆婆又凶又抠,要么是婆婆讲究儿媳妇又懒又馋。后来我才想明白,这都是算法的套路,因为这些家庭矛盾最能挑动普通人的情绪,而愤怒、躁动的情绪则是流量的不竭源泉。

算法 黑箱 劳动者权益 2024-11-27 08:59  16